
求职者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大学举行的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与招聘人员交谈。 (照片/新华网)
调查显示,居住问题,高租金,烟雾驱使年轻人离开
根据周一发布的年度《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正在从一线城市转向二线城市。
报告说,去年只有21%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工作,比2014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
去年,有24%的大学毕业生在该市工作了三年后选择离开一线城市,比2014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
该报告还发现,领先的二线城市吸引了更多应届毕业生。
报告称,2018年选择在杭州,成都,宁波和武汉等十大二线城市之一工作的大学生中,约有37.3%来自其他地区,比2014年增长了9.4个百分点。
该报告是同类报告中的第11个,其依据是对来自30个省级地区的303,000名毕业生的调查。它由北京的教育咨询和研究机构MyCOS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发行。
MyCOS的创始人王伯青说,人口众多,交通拥堵,烟雾弥漫,房价飙升以及难以获得永久居留权或户籍,使一线城市的生活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降低了,这使二线城市吸引人才的机会。
他说,二线城市还出台了有利的政策来吸引大学毕业生,其中包括获得户口的优惠待遇以及住房和政府补贴。
他补充说,这些城市应该保持自己的优势,例如生活成本低廉和环境更好,以保持吸引力。
2015年毕业的白帆在深圳工作了大约一年后搬到宁波,因为他在一线城市工作压力太大。
“我几乎每天都要在深圳工作到晚上10点,但是搬到宁波后,我可以在下午5点左右离开工作。在宁波,我的工作要轻松得多,因为那里的生活便宜得多,而且城市的步伐要慢得多生活”,他说。
王欣在北京工作了两年后于2017年离开北京,并在杭州找到了新工作。
他说:“我不喜欢北京,实际上我很喜欢在那里工作。但是,高房价和在城市获得户口的困难意味着我很难永久住在那里。”
王补充说,如果他努力工作,在杭州买房就可以了。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预计今年中国大学的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834万,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万。
政府今年强调就业。 3月份,它的就业至上政策与财政和货币政策一起被列为国家三大宏观政策之一。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就业是幸福的基石,也是财富的源泉。李肇星说,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的增长可以确保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