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上海浦东机场将能够在其跑道之一上以超低能见度着陆飞机,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天气对航班的影响。
该机场将成为中国大陆上第一个部署III类仪表着陆系统的机场,即使能见度低于175米且着陆高度低于15米,该机场也可以使具备必要资格的飞行员着陆。香港国际机场的北部跑道也配备了III类着陆系统。
通常,能见度为800米时,飞行员可以手动降落或起飞。
世界最高水平的ILS系统已部署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附近的34L或2号跑道上。上海机场管理局说,该系统需要对跑道的导航灯,标志和监视系统进行重大升级,以确保其能见度至少为350米。 2017年3月进行了测试登陆,以验证新系统。
一位官员说:“在雾天,薄雾和其他恶劣天气下,能明显提高浦东机场的运行能力。”
ILS,也称为“盲目着陆”系统,即使飞行员无法与跑道建立目视接触,也可以使飞行员采取进近着陆的方法。该系统通过无线电信号和强光照明系统提供精确的指导。
浦东机场比虹桥机场更容易受到夏季大雾或冬季云量低的影响,而虹桥机场是该市的另一个空中交通枢纽,导致大规模航班延误和取消。
在1月16日最近的大雾天气中,原定于浦东机场降落的24班航班必须转移到邻近城市的附近机场。
但是,南方航空公司机长刘振旭对《上海日报》表示,由于大多数国内航空公司正在使用II类系统培训飞行员,因此III类ILS对浦东机场的影响尚需时日。
但是,总部位于上海的春秋航空已经开始为三级降落培训飞行员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