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星期五晚上发射了第三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这是建立覆盖全球的广泛定位和导航网络的第一步。
周日晚上7点45分,两枚第三代北斗卫星(它们的第一个)在长征3B运载火箭上于周日晚上从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放置在数千公里的中地球轨道上在地球之上。
据中国卫星导航办公室称,它们将在太空中工作至少12年。
北斗是继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导航卫星系统。
与以前的北斗卫星相比,由于卫星间链路,激光通信设备和原子钟的改进,新一代卫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信号清晰度。该办公室在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它们还将与GPS,GLONASS和Galileo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北斗系统首席设计师杨长峰表示,第三代北斗卫星的开发始于2009年,科学家使用了五枚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发射的北斗卫星,以验证将在第三代模型中使用的技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三代北斗卫星首席工程师谢军表示,如果地面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每颗新卫星都能够连续连续至少60天自主运行,这是一个优势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并降低运营成本。
迄今为止,已经为北斗网络发射了27颗卫星,这是2000年的第一颗,最近的发射是在2016年6月星期日发射之前。该系统开始为中国和部分地区的平民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定时和消息服务于2012年12月进入亚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