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夫人彭丽媛的陪同下抵达法国首都巴黎,出席2015年11月29日举行的国际气候变化会议开幕式。(新华社/黄景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日抵达巴黎,出席国际气候变化会议开幕式。[特别报道]
习近平在夫人彭丽媛和其他高级官员的陪同下,应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和法国外交大臣兼联合国第二十一届缔约方会议(COP21)主席劳伦·法比乌斯的邀请抵达法国首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中国总统将在周一的会议上发表演讲,提出中国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然后前往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在约翰内斯堡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在巴黎为期两天的访问中,习近平还将在会议间隙与其他国家元首见面,包括奥朗德和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讨论气候问题和双边关系。
这将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欧中论坛创始人戴维·戈塞特(David Gosset)表示,中国在气候谈判中处于“独特处境”,并正在努力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戈塞特说:“北京的确调和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立场。它把南方的关注与北方的关切联系在一起。”
约有150位世界领导人参加的巴黎气候变化会议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谈判未能达成协议之后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减少碳排放的最新尝试。
尽管分歧仍然存在,但人们对巴黎会议将达成第二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以取代《京都议定书》的期望很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在巴黎会议上能够根据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达成“一项有力,雄心勃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在倡导面对全球变暖的协调行动的同时,中国呼吁富国履行其在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的承诺,以帮助穷国适应和缓解贫困。
习近平在十月接受路透社的书面采访中说:“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自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同的历史责任,对发展的需求和能力也不同。”
他说:“中国准备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在巴黎会议上及时达成全面,平衡和有力的协议而努力。”
负责任的权力
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中心主任张海滨说:“全世界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的出席会议,并期待着习近平主席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新思想。”
他补充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可以被视为积极和建设性的参与者,但不能成为领导者。”他指出,中国显示出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政治意愿。
中国已承诺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并计划在2017年之前建立全国碳交易体系。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根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建议,中国设定了促进清洁工业生产,低碳发展和节能的目标,以确保未来几年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还承诺通过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承担应有的责任。
习近平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曾誓言建立一个独立的南南合作基金,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超过30亿美元),以帮助受全球变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
法比乌斯在星期六说:“中国是一个在抵抗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出明确承诺的国家。他们谈到了一种新的绿色文明,一种生态文明。”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建设性和积极作用”,称赞中国作为促进南南合作的领导者。
联合国秘书长说:“我相信中国将继续在差异化和气候融资问题上在巴黎发挥这样的作用。”
习近平主席表示:“通过认真准备COP21并与其他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巴黎进行复杂的谈判,与美国就环境问题签署协议,习近平主席表明中国是一个对全球负责的大国”,戈塞特说。